青岛市图书馆旧德文文献经典馆藏推介 《Der Totenkult in Südschantung》

来源:青岛市图书馆    作者:外文部   阅读: 次    日期:2020/11/16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德国人不仅对中国进行了经济和文化的输出,也开始对中国进行全方面的了解。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旧德文文献的主要来源为德占时期留下的外文文献,在解放后被政府和相关企业机构移交给青岛市图书馆,另有小部分解放后文献由企业、机构或者个人捐赠。文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军事、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工业、农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于1932年出版的,由P. L. Kalff(P. L. 卡尔夫)所著的《Der Totenkult in Südschantung》(《鲁南地区的丧葬文化》)。
 

题名:Der Totenkult in Südschantung

著者:P. L. Kalff

出版社:Verlag der Katholischen Mission Yenchowfu

       (兖州府天主教会出版社)

出版地:Yechowfu(兖州府)

书中前言

 

    本书通过文字和图片一一展示了20世纪初山东南部地区的丧葬文化,对中国民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全书共109页,附有40幅图片,书后还附录了中德文对照的名词索引表,方便读者查阅。

 

书中目录

 

    红白喜事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自古以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在丧葬过程中都有诸多讲究,以至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系统。作者在《鲁南地区的丧葬文化》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山东南部各城市的丧葬传统。丧葬文化所涉及到的领域极为广泛,除葬礼外还包括祖先崇拜,儒家、佛家和道家的生死观以及一些从远古时代就出现并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作者向读者详细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掌管人类生死的神仙、与西方人去世之后升入的 “天堂”所对应的“阴间”、丧葬过程中的一些独特的风俗如烧纸钱和纸做的轿子、穿寿衣、守孝、入殓仪式、坟墓位置和朝向的选择等。

    书中部分图片:    

    作者引入了中国文化中“阴间”的概念,介绍了掌管人间地狱众生灵寿命生死的冥神阎王,和他的左膀右臂“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两对鬼使差。

    亲属应为亡者准备的仪式包括:指路、烧纸、烧到头桥、照尸灯、噙口鱼、绊脚索、鸡鸣枕。指路是指死者长子连喊三声“西南大路去”,以免死者去阴间走错路。鸡鸣枕是事先用麦秸装好,刺有雄鸡图案的枕头。亲属则应搭建灵棚,穿着孝服、孝鞋,手扶哀杖。

吊孝时唱的哀歌以及在棺材里放置的陪葬品

                    

棺材头图样

 

灵牌和引魂幡图样

饯行仪式

    葬礼的准备包括:抬棺、猪羊大祭、丧架子。

葬礼的流程包括:闯棺、摔劳盆、路祭、送葬队伍、闯林、葬品以及入葬。

风水先生指点选择墓地的方位,下葬的时间等等.

                     

    孝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丧葬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习惯风俗差异较大,正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孔子主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学而》)鲁南地区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观念强烈,因而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丧葬礼仪。本书不仅让当时的德国读者,更让现在的我们对近百年以前山东南部乡村地区的丧葬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尊重传统丧葬礼仪并不等同于宣扬封建迷信,所以更要慎重对待和保护传统丧葬礼仪中那些有意义的具体仪式。就让这些旧德文文献经典馆藏带领我们走进历史瞬间,领略历史长河的沿途风景,在充满时间沉淀的文字中,体会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