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阅读: 次 日期:2025/09/03
八十年风雨兼程,中华民族在血火淬炼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从井冈山的星火到延安的灯塔,先烈们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铸就了气壮山河的史诗。他们的精神如苍松劲柏,历经风霜而愈显峥嵘;他们的意志似金石,千锤百炼而弥坚。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既要铭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更要传承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血脉。让我们以史明志,在复兴之路上续写新时代的荣光!
① 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
著者:吴冷西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7348866
索书号:A752/430
推荐理由:
本书汇集了吴冷西同志所著《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这部回忆录,作者原定题目为 《毛主席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作者的意图是以办社办报为主线,同时交代历史背景,把毛主席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刘少奇同志、周恩来总理) 在各个时期对《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工作的指示记录下来。从 1956 年开始,作者受党中央指派列席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会议,为中央会议整理记录,参加中央重要文稿起草。他主管的两个新闻单位《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受中央书记处领导,直接接受中央指示。毛主席从延安时期起就对新闻工作极为重视。有时还亲自为党报《解放日报》和新华社撰写评论和新闻稿。建立新中国后,毛主席说过,“我们组织和指导工作,主要靠报纸,单是中央开会,效果有限”,所以中央对《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工作的要求,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工作密切相关。作者这一时期的工作记录,不仅反映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思路与实践,也从一个角度记录了历史。作者最后将回忆录的题目确定为《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
② 井冈山精神
著者:刘海霞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4160
索书号: D642-49/8
推荐理由: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丛书)》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定位、井冈山精神的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高贵品格。
《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丛书)》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有助于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有助于教育广大读者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③ 延安精神
著者:陈建波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65594
索书号: D648.4-49/1
推荐理由:
《延安精神》是陈建波所著的党史理论著作。全书分七章,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解析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核心内涵及时代价值。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党的七大等历史事件,阐述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枢纽的政治方向、思想路线、群众宗旨与创业精神等核心理念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论证延安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从严治党等领域的理论意义,以及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现实指导作用。
④ 红色气质
著者: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4972
索书号: D23-64/3
推荐理由: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气质有颜色,中国共产党的气质一定是红色。百年奋斗波澜壮阔,伟大精神光耀千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本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以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题。
⑤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著者:刘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5373
索书号:D23/161
推荐理由: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法,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将作出怎样的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本书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