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学社公益活动:被妖魔化的防腐剂 预告

来源:青岛市图书馆    作者:外借部   阅读: 次    日期:2019/08/15

活动主题:被妖魔化的防腐剂

活动时间:8月18日(周日)14:00-15:30

活动讲师:阿飘

活动地点:青岛市图书馆24H自助图书馆

公益活动     无需报名    免费参加    欢迎空降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上非常热门的话题,在种种食品安全事件中,往往被骂的最惨,同时也是最冤枉的就是食品添加剂。

其实,按照国家标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只有经过非常严格的评估才可以应用到食品的生成过程中。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也相当悠久,现代社会中,诸如制作豆腐时使用的卤水(凝固剂)、蒸馒头时加入的碱(酸度调节剂),以及烤面包时使用的小苏打(膨松剂),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在古代,早在东汉时期,就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东汉时期,约在公元25~220年,中华先人就开始了使用凝固剂盐卤制作豆腐的传统。

从南宋开始,就以“一矾二碱三盐”的食品添加剂配方比例应用于油条的炸制之中。这一技术绵延不绝,一直沿用至今。

据《食经》记载,魏晋时期,人们把发酵技术首次运用到馒头的蒸制之中,同时为了解决面的发酸问题,人们使用了添加碱面的技术。

公元6世纪,农业科学家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由于我们传统的说法不同,加之很多人对添加剂认识的滞后,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其实也都是食品添加剂。在本月8月18日,科普达人阿飘将会在图书馆为大家带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详细讲解: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添加剂,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青图动态
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
活动预告
活动报道
青图之窗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阅读平台